溥儀三度當皇帝,是中國近代特定歷史環境的結果,他的人生道路凝聚著近現代社會的變遷,其改造過程則折射出國家進步的曙光。溥儀晚年的愿望,是想寫一部《我的后半生》,可惜因過早去世而未成。假設他能活到改革開放后,再下筆寫下新感受,我想這本《我的前半生》更有教育意義。
依照封建傳位規則,當初本不該由溥儀當皇帝。1908年秋,光緒帝病危,慈禧太后便急著過繼子嗣。按理應選“溥”字輩最年長的侄兒溥偉,此人的祖父是咸豐帝的六弟奕訢。奕訢當初曾協助發動過北京政變并造成“垂簾聽政”。可“老佛爺”卻偏偏挑中光緒帝的弟弟載灃的長子溥儀,其原因有人猜測是慈禧自認為身體還好,找個小皇帝便于她擺布。另外,溥儀的祖母是慈禧的親妹妹,母親又是慈禧頭號親信榮祿之女。當時,溥偉守在宮外,滿以為肯定輪到自己,一見溥儀被抱進去,竟氣得大罵了半晌。對此“咆哮宮門”的不赦大罪,慈禧看在他祖父的面子上才隱忍不問。11月中旬,光緒、慈禧奇怪地在兩天間雙雙死去,只好由新太后、光緒的妻子隆裕和自己的小叔子載灃一同扶持溥儀登基。
溥儀作為清朝第十二代皇帝,三歲時首次當皇帝時國運已氣數將盡。他登基時由任攝政王的父親抱上殿,鼓樂轟鳴、百官跪拜時,他被嚇得大哭。其父怎樣哄也不靈,只好拿來玩具說:“快了!快了!快要完了!”不少大臣私下說這話不吉利。果然,不出三年,1912年初,清廷面對辛亥革命的風暴,溥儀名義上的母親(其實是他伯母)隆裕太后抱著小皇帝宣布退位了。
退位后的溥儀慢慢懂了事,在周圍清朝遺老包圍下被灌輸了滿腦子復辟意識。1917年7月,封建軍閥張勛率兵入京,擁立溥儀復辟,這位11歲的少年第一次嘗到了當皇帝的興奮,卻在11天后被趕下臺。此后,溥儀把復辟的希望寄托于外國,先是受英國公使館派來的師傅莊士敦鼓動準備到西洋尋找支持,因英美政府的對華政策是維持民國而未成行。后來,他與制造“滿蒙獨立”以分裂中國的日本侵略者聯手,在“九·一八事變”后去了東北,先當“執政”,1934年,第三次登基。日本人卻未兌現幫助其恢復“大清”的許諾,只讓他當“滿洲國”的“康德”皇帝,對外言論全要由關東軍擬稿,連走出宮的自由都沒有。
在偽滿深宮中呆了十幾年的溥儀,對日本人由感謝變為不滿,后來又發展為恐懼,不過,這與抗日斗爭根本不能相提并論。1945年,日本投降,溥儀被蘇軍逮捕,于1950年移交中國,以叛國和協助侵略者發動戰爭罪在戰犯管理所關押了近十年,完全是罪有應得。
由帝王變為公民,晚年曾想寫《我的后半生》可惜未成。
在戰犯管理所里,溥儀有生以來首次學會系鞋帶、自己洗衣服等生活常識,在頭腦中也掃蕩了帝王意識而樹立了公民觀念。1959年秋,溥儀獲得特赦回到北京。有些老人見面后還行跪拜大禮,馬上被他批評為思想落后。獲得一張選民證后,溥儀稱這是一生最珍貴的東西。他開始在植物園勞動。蒙哥馬利來訪時詢問他感受如何,他回答說“比起皇帝來我更愿當園丁”。這位英國元帥驚訝之極,回國后把這當成奇聞宣傳。有的外國進步人士來訪后,報道說:“看到溥儀,才能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是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。”
到了八十年代,溥儀又成為影視作品中的要角。國內創作的片子客觀地描述了他由幼稚少年受封建思想毒化,后來又在帝國主義分子莊士敦和土肥原之流誘惑下走上叛國之路,解放后又如何改造成一個對人民有益的公民。西方人主創和拍攝的片子,卻宣揚溥儀一向善良,人性不可改變,而“洋師傅”莊士敦則被描繪成傳播了西方文明和鼓勵個性發展的天使般人物。至于溥儀投靠日本充當偽滿傀儡皇帝,片中推諉為環境使然,他本人只是受害者。拋開不同國度的價值觀不談,僅從客觀歷史而論這也有悖于真實。
架藏二酉圖書潤·室積三都翰墨香